炸了你的“后院”象泰配资,还得赔钱?
想象一下,你家隔壁的老王,听说你在后院搞了一些“危险物品”,比如自制火箭。他完全不跟你商量,直接开着挖掘机把你后院挖个底朝天,然后拍拍手说:“我这是为小区安全着想!”你气得差点跳起来,赶紧跑去敲他门:“你毁了我的艺术工作室,赔钱!”老王却淡定地说:“我可是为了大家的安全,谢我吧!”
这种情景和现在美国与伊朗的对峙何其相似。2025年6月22日,美国出动了B-2隐形轰炸机和战斧导弹,炸毁了伊朗的福尔多、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大核设施,行动名为“午夜之锤”。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:“伊朗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,世界更加安全!”然而,伊朗副外长显然不同意,他愤怒地回应道:“你们摧毁了我们的民用设施,违反国际法,立刻赔偿!”
展开剩余81%问题是,美国真会赔偿吗?这事儿公不公平?
国际法的“迷宫”:谁对谁错?
说到公平,我们得翻开国际法的“规则书”看看。然而这本书可不容易理解,很多条款含糊不清,而且裁判也经常“瞎睡”。伊朗认为,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批准就对其进行空袭,违反了《联合国宪章》中的主权尊重和禁止侵略的基本原则,简直可以称为“野蛮行径”(BBC报道)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表示,这样的行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中东局势的动荡,损害全球秩序(UN News)。
但美国方面则有自己的说法。他们认为这是一次“先发制人自卫”,因为伊朗的核计划可能对全球安全构成威胁。更有一些人援引2001年的《使用军事力量授权法》,称伊朗与基地组织有联系,甚至与9/11事件有所关联,因此轰炸是合法的(Fox News分析)。然而,翻开《9/11委员会报告》,其中仅提到伊朗与基地组织在上世纪90年代曾有过一些培训合作,但并没有证据表明伊朗直接参与了9/11袭击(9/11 Commission Report)。这就像老王说你后院藏了炸药,可他手头的证据仅仅是你曾买过几包鞭炮。
至于“先发制人自卫”这一说法,国际社会对其争议不断。专家指出,只有在“迫在眉睫”的威胁下,才能使用这一自卫权,比如敌人已经在自家门口架起了火炮(The Conversation分析)。可是,伊朗的核计划究竟有多紧迫,没人能下定论。美国的情报称,伊朗离制造核武器可能只差几个月,轰炸行动也许能把这一进程延迟不超过半年(The New York Times)。这就好比老王炸了你后院,结果你连火箭的设计图纸都还没画好。
所以,法律上谁对谁错呢?伊朗坚信自己有理,美国坚持自己的立场,国际法就像一场没有裁判的比赛,双方都在叫“犯规”。
赔钱?别开玩笑!
好吧,即便伊朗在法律上稍有道理,美国会乖乖掏钱赔偿吗?哈哈,这种可能性比中彩票还低!
首先,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堪比猫狗大战。自从1979年伊朗革命以来,美国与伊朗就一直剑拔弩张,经济制裁一轮接一轮,最近还将伊朗的革命卫队列为“恐怖组织”(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)。让美国给伊朗写张赔偿支票?那得等到火星移民计划先完成。
其次,美国自认为是“正义使者”。特朗普政府曾表示,轰炸伊朗核设施是为了遏制核扩散,保护全球安全(CNN报道)。如果赔钱,岂不是承认了自己错?特朗普可不会干这种事。想想他那句“假新闻”口头禅,估计他会说:“赔偿?那是伊朗的阴谋!”
不过,历史上确实有类似先例。1988年,美国军舰误击落伊朗航空655航班,造成290人死亡。1996年,美国支付了6180万美元作为赔偿,但并未承认法律责任(BBC历史回顾)。但那起事件是个意外,而这次轰炸则是蓄意为之,性质截然不同。
最近有传闻称,美国正在与伊朗进行谈判,可能提供帮助支持伊朗的民用核计划,涉及金额大约在200-300亿美元之间(CNN谈判报道)。但这不是赔偿,而是通过外交谈判达成的协议,类似于“我帮你修个新后院,但旧的那部分你别指望我赔”。因此,直接赔偿?根本不可能!
和平才是硬道理
这场“邻里纠纷”让我们看清了一个事实:战争和空袭最终伤害的始终是无辜的普通人。伊朗表示,轰炸发生后,核设施附近至少有240人死亡,其中包括70名妇女儿童;以色列方面也报告了24人死亡,500多人受伤(The Washington Post)。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真实的生命,而非冷冰冰的数字。
虽然6月23日开始生效的停火协议给人们带来了一线希望,但最重要的还是和平对话。希望美国与伊朗能更多地坐下来进行谈判,少些空袭,少些战争。毕竟,吵架不能解决问题,握手才是推动世界和平的关键。
你们怎么看?美国该赔偿吗?有没有可能赔偿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!象泰配资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